徒步尋秋|共赴一場“秋分”之約
遠遠的就聽見小2班的王老師在問孩子們:“今天我們干了什么呀?”寶貝們看著正在松土累得大汗流淌的夏老師和胡老師大聲喊道:“翻地——”,聽著寶貝們精神上支持的話語,兩個老師也是忍俊不禁。
今天,天公作美,晴空萬里。幼兒園的老師和孩子們已經按捺不住,扛著鐵鍬,拿著鏟子、耙子等各種各樣的工具來到后花園,準備開墾自己班上的土地。
對于種地,老師們也是入門級選手,為了能夠好好的培育這片難得的土地,正確地引導孩子們體驗春耕活動,老師們提早請教了實驗學校的老師,傳授經驗,并在網上百度種植流程,在種種理論學習完成后,終于開始了“實踐摸索”階段。
今天小班的孩子們開展了春耕活動第一步:翻土。娃娃班的孩子比較小,沒定性,今天也沒有帶適合的工具,所以只是認識了本班的種植區域,“欣賞”了老師們的勞動,后續的“勞動”才會逐漸參與進來。
相比起來,中大班孩子的參與度可要多多了,聽說種植的第一步是翻土,緊接著晾曬,以達到除草的目的,小朋友實在難以駕馭幼兒園的鐵鍬,反復圍觀老師們的翻土勞動,掛足了“眼科”之后,終于找到適合自己的耕作:打碎土塊、清除雜草、挑揀樹枝。讓這群城里的孩子們玩到滿身泥土,小家伙們居然樂得合不攏嘴,甚至直接拿著泥土和雜草當玩具玩了起來??磥?,在日常教學中引入自然教育的決定是正確的,它順應了自然規律,也為幼兒帶來了新奇的體驗。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