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私塾精心培養?中西文化砥礪熏陶

學
記

9月2日上午新學期首課,與新同學們一起讀《學記》。使用我的釋本《學記釋讀》。
《學記》是現存世界最早的教育著作,新同學們的人文課程以此起步,一可觀古今“學道”之變,二發讀書心志,再明讀書求正之法。
師:如何讀古文?一曰訓詁,以識字為本,以求確義。二曰聲音,以聲調為本,以通聲氣。故近人曾國潘有“讀書以訓詁為本,詩文以聲調為本”二論,刻于堂匾首次。訓者,從言、川,說通義;詁,古義、音。指讀古文,不以白話猜測,以原文時代文字確義解釋,故能離經辨志。



“學”的最初本字最早見于甲骨文的“壆”字
生興業:對“學”的意義與變化,感受深刻。以前的“學”是象形字,像占卜一樣,似乎是“封建迷信”?,F在的“學”成了一個場所,感覺對學的理解更正規、更標準了。
師:有意思??梢运伎嫉念}目:一:什么是“封建”?這是個大題目,這學期需要做考察。什么又是“迷信”?通常講“天人之際”,饒宗頤先生講“天人互益”,“迷信”與“自然信仰”、“人文信仰”、“天人關系”有何區別?
二、信仰、經驗、知識、技能、情感、道德,六者都需要“學”,但什么最重要?是“知識”嗎?蘇格拉底說過:“知識即美德”??梢运伎迹骸秾W記》所講的“學”的內涵,和蘇格拉底所講的“知識即美德”,有何相同?





格魯伯十五年制教育
生婧茜:我對《學記》闡明的學習步驟很有心得:小時——識字,中學——學習各種不同的知識,大學——學習如何修養自己、治理天下。
師:格校校門有文化石,刻有16個字:幼年養性,童年養正,少年養志,成年養德。是否更精煉,你可以觀照。





生廷軒:我對于“太學”的理解是這樣的:古時的“太學”不是普通教育,而是精英教育。不僅僅在表面,只去看字的理解,而是揭示學的深處,有一個深度。
師:因此:思考深度是什么?何為精英教育?古代中國的精英教育,概是學而為君子、為圣賢的教育。我們現在的教育重在知識教育,古時的教育重在道德教育。無論你是何人、何業,這套教育都以道德高下來評價你。





生:“太學”的過程:先修其身,再影響別人,最后平天下。
師:注意:“平天下”,不是把天下人治平正,而是使天下太平、公平??鬃右矎奈凑f過天下要“均貧富”??鬃诱f“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這是孔子追求的人格理想。設想:如果天下人人都這么做到了,那就是天下太平了。故《學記》,和儒家經典也是貫通的。





生孝全:對比古今教育。學一開始是為了生存,后來慢慢發展成了一種體系,我們開始有目的性的去學習。前言部分讓我感受到了學習方式和環境從古至今的變化,也可以說是‘進化’。
師:從古到今的教育,是否可以定義為“進化”,需要立場和依據。是“進化”,還是“變化”,或是“退化”,先存此問,本學期可以思考分析,值得去研究。





生宇翔:先秦的教育理念為倡導天人合一,自然養正,體驗成長?,F在的教育注重形式,把學習作為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。
師:十分贊賞“把學習作為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”的說法。想想:為什么這部教育經典,不叫“教記”,而稱“學記”?
生樂瑤:教強調有一方傳授給另一方知識,通常指老師教育學生。而‘學’則是一個主動的過程,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。
師:相比起來,是否可以說:“學”是“教”的本質,“學”更為根本?后面我們會讀到相關的經文,可以留意。


? END ??
整理 |?汪樂瑤(九年級)
排版 | 羅小灰
版權聲明:本文系格魯伯劍橋高中原創作品,文字和圖片版權歸格魯伯劍橋高中所有,轉載需授權。
往期精彩回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