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意藝術離不開以下三點:
觀察、思維、表達
用積累的視覺經驗
重新組合成新的形式
來準確地表達
自己的想法
?
楊洋老師身著黑色寬松休閑褲
灰底發白的夾克外套
配上一頂純黑鴨舌帽,從后臺走來
親切而從容地跟大家打著招呼
平易謙和的氣質讓大家不禁聯想起
原來眼前的這位藝術家
就是孩子們口中的“保安叔叔”呀
這次分享主題是淺談藝創意教育
美術教育和未來發展的關聯是怎樣?
如何培養創意意識?創意是什么?
藝術有哪些表達方式?
▲認真聆聽的學生和家長們
觀察、思維、表達
觀察,能讓自己從粗糙到精細
向大家展示一組楊老師用陶瓷做的
寫實和觀念作品
大家瞬間都發出“哇…”的驚嘆聲
照片中這么逼真的物品真是陶藝制作的么?
▲
(以上作品由楊洋老師提供,版權屬于楊洋老師本人)
隨后楊老師分享自己學習
藝術的經歷
從四年級開始學畫直到研究生
進入中國頂級藝術教育學校深造后
自身對創作感覺還是茫然
我有很多創意好點子
我用什么方式來呈現
表達更合適更貼切呢?
這也是大家在學過大量藝術課程后
會遇到的問題
藝術的表達離不開生活
研究生期間,在思維拓展過程中
楊老師發現自己在思維上的脫節
在這個階段,他更希望能有東西去表達
讓藝術與生活產生關聯
也能讓藝術變得有影響
孩子一低頭眉宇間情感的流露,睫毛也描繪得真實自然。老婆婆臉上輪廓分明,是畫家對自己母親的真實訴說,充滿了真摯的愛。這些創作都離不開細致的觀察和表達。
作品中由于展現角度的不同,刻畫出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物心情,能感受到嗎?
完全騰空的馬,現實生活中可曾見過?
藝術家蔡國強的“白日焰火”,現場震撼人心,嘆為觀止
蔡國強的另一件作品——一條焰火做成的“天梯”,這座梯子似乎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奢望。
互 動
※家長提問:
怎樣培養孩子在美術學習中的創意思維?
楊老師:平時學習中注重積累總結,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關鍵節點,這時思維會迸發。也可用記錄的方式來寫下日常學習的過程和一些體會,點滴組合起來會收獲新的創意思維了。在專業學習中素描素材學習占到20%,其余的學習要用來觀察生活。
※家長提問:
請問楊老師認為孩子從小學習美術,這其中是否有孩子天生就有學習天賦?重要嗎?
楊老師:畢加索獨一無二,梵高全世界也只有一個,我們的孩子成不了畢加索、梵高,也可以成為畢加索、梵高第二、第三,甚至第八十、第一百,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。藝術教育本身就是要尊重每一個人的存在,引導每個個體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,天賦在這過程中顯得不那么重要。
楊洋老師簡介
●格魯伯藝術設計中心教務主任
●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陳設藝術品工作室
●任教于湖北經濟學院藝術設計學院
●從事藝術品鑒、美育教學工作十年
●2015年作品參加韓國世界陶瓷雙年展
●2016年參與北京設計周“做,設計”智慧未來家具設計師
●2016年參加天鶴獎—首屆國際生活陶瓷藝術精品展
●2017年陳設中國晶麒麟獎
歡迎關注美育教育!
若有需要,可與楊洋老師預約交流
藝術教育相關問題。
預約方式:
李老師電話:18154330126
或識別二維碼添加微信預約